欢迎来到 餐饮舆情网!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餐饮行业 > 正文

乡思

作者:佚名 来源: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:2025-01-04

  早晨的太阳还是那么耀眼,但不炙热,户外没有一丝丝的风,窗外的枝头偶尔传来几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。

  三个多月前,我离开芜湖来到南苏丹朱巴。虽然这里天空湛蓝,阳光灿烂,土地肥沃,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而又直接,但无论我走得多远,心中总有个地方,那就是“家”。有人说,家是个很奇妙的地方,不管你走多远,总会有东西勾起你对它的思念。在这里做的馒头没有芜湖那种香甜软糯的口感,让我忍不住怀念家乡热腾腾的虾子面、老面馒头、香菇青菜包子,甚至连路边摊上的千层饼都变得异常珍贵起来。这种味道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。

  非洲的植物郁郁葱葱,有些甚至和家乡的一模一样。驻地小院的墙角边种了一些红薯,这些红薯是前队留给我们的“财产”。我们平时在院子里散步、打篮球时,常常只会关注香蕉树、木瓜树的生长情况,却不会在意红薯的长势。如果你仔细瞧的话,会发现这种红薯的叶子没有家乡的大,但是泥土里的红薯根茎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,小的约拳头大小,大的可能会长到七八斤一个。那一刻,我的心被这些“倔强的果实”狠狠地击中了,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的故乡。

  来到朱巴这么长时间,通过微信和父母视频的次数屈指可数,听到他们的声音,看到他们日渐消瘦的脸庞,觉得再热的天气、再多的辛苦我都可以忍受。他们总是问我“习不习惯”、“吃的好不好”、“睡得香不香”、“病人多不多”,还会时刻叮嘱我“不要太累”、“一定要注意防蚊虫”,那熟悉的乡音像是一杯浓茶,沁人心脾,直接暖到了我的心里。我们渐渐长大,他们却由青丝变白发;我们离家乡越来越远,他们却时刻把对儿女的想念深深地藏在自己心中。

  其实,在南苏丹生活一段时间后,特别是饮食问题解决之后,乡愁最治愈的方式之一,就是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。来到朱巴一个多月后,我看到驻地院子的土地有些还空着,挺可惜的,心里突然生出了点“当农民”的念头。于是,我和王大厨除草、翻地、培土、撒种、浇水……没有想到这里的土壤这么肥沃,青菜、黄瓜和豆子很快就冒出了嫩绿的小芽,接受着阳光的滋润。看到它们一点点地长高,叶子越发宽大,最后长出长长的藤曼,挂满果实,我仿佛又回到了家乡的田地里,回到了难忘的童年时光。这“从播种到收获”的过程,类似于“钓胜于鱼”,是一种无法言语的喜悦。最后的结果不重要,重要的是过程,看着他们茁壮成长,那种期待和希望的感觉,真的很治愈人的心灵。

  在非洲三个多月,我慢慢明白,“家”不仅仅是一个地方,还是心灵的港湾,更是每个人的情感寄托,它藏在我们记忆中的一道道美食、一棵棵植物、一幅幅风景、一件件大事小情中。远在他乡,总有些事物或情景让我们想起家乡,它们或许很细微,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,总能让你在异国他乡找到一丝温暖和归属感。万里之外,每次想家的时候,我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和家乡的某种连接,让思念不再是一种负担,而是工作、生活中的一份慰藉和动力。

  (第十二批援南苏丹医疗队 邰海服)

  


原文链接:https://wjw.ah.gov.cn/ztzl/wsyw/ywyd/57642441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